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以人为本是公益的本质,也是公益传播的核心

水也有灵魂 2017-7-4 09:571819 人围观, 发现评论数0个 原作者: 诸在飞

摘要 :移动互联时代,公益传播的人本寻思。

社会企业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主体,它做的传播当然属于公益传播的范畴,所以我用公益传播一词替换掉了社会企业传播,和大家聊一聊我对公益传播的人本寻思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一个老故事:

 

美国鲁米娜教育基金会(Lumina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教育委员会(ACE)和广告委员会(The Advertising Council)联合发起了一项命名 为了解如何走进大学的全国推广活动。鲁米娜教育基金会将方案提交给广告委员会的时候,他们原本是想针对低收入家庭的父母进行宣传,以鼓励他们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

 

当广告委员会拿到这个方案的时候,他们做了一场调研,结果发现其实美国90%以上的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已经具备了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大学的意识,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他们甚至认为,只要孩子成绩不错,自己没有犯法,有一天会有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躺在自己的信箱里,甚至学费全免。

 

所以如何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呢?其实更多的是让孩子知道如何能够考上大学。通过这样一项调查让我们了解到,其实传播的主体不是这些低收入家庭的父母,而是这些孩子们。

 

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做传播的时候首先要找准我们的传播对象。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可能是有问题的。只有找准这些传播对象,我们慢慢去了解他们,他们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他们关心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通过一定的调研数据再去制定传播计划。在制定完传播计划之后我们可能还要对他们进行小范围的测试。通过测试拿到一些反馈和数据,我们再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到底我们要不要返回前面的环节做一些调整。等到最终这个计划敲定,我们就可以开始去执行。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没办法按照原计划去执行,因为我们谁都没办法想象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所以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对这些目标群体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我们会得出一些反馈和数据。拿到这些反馈、数据和结论的时候再去判断,我们是否应该返回到前面的几个阶段做一些调整。即倾听阶段、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是否要做一些调整。

 

 

摘自《战略营销:非营利组织视角》

 

在这个传播模型中,我们很多时候可能会在测试环节出问题。比如说我们需要针对大学生做一个传播活动,但是通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让同事或亲友来投票选出认为比较好的标题、文案、海报等传播作品,但最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其实我们要得到的反馈应该来自我们所要传播的大学生,而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也不是我们的同事,因为他们不是我们的目标对象。我们不能说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我们拿回的这些数据可能会有问题。

 

因此,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做传播一定要以人为本,就是我们要以传播对象为中心。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里,在社交媒体这样一个传播环境下,以受众为中心、以传播对象为中心的思维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再有一个强势的中心,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我们发的一条信息可能会默默无闻、也可能引爆网络。

 

这个时候,每个粉丝都是一个传播节点,传播内容之所以传播开去,全靠粉丝的主动传播,因为每个粉丝都是传播者,每个粉丝都可以视为传播节点,众多传播节点会连接成一张传播网络,节点越多,网络越大,传播面就越广,辐射人群也就越多。可见,社交媒体的传播都是通过用户自身的传播力来产生裂变,这些裂变都跟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在这个时代,包括粉丝、用户在内的一系列受众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而以这些目标对象为核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以人为中心、以目标受众为本。

 

来看一个案例。

 

我们平常很多人喜欢自拍并发到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下图上的这家组织曾在Twitter发起一个晒胡子的自拍照活动,鼓励大家将自己胡子的自拍照分享到Twitter上,来为癌症患者筹集善款。我们发现这种活动是很简单、有趣,也很生活化的,每个人都可以玩得很开心。

 

这个案例类似于冰桶挑战,因为这样的传播活动或者传播的形式比较受欢迎,所以最终筹到的善款数目也十分可观。

 

从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好的创意都是对传播对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相关方的动员与运维。

 

我们再来看这个案例——我请你睡觉

 


这是一个为叫做发作性睡病的罕见病群体做的倡导活动,这个活动获得了千万级的曝光量,而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到很高的参与感。我请你睡觉有上百家组织和媒体共同参与,比如滴滴出行、黄油相机、分答等,同时还有相当多的个人参与了这个倡导活动,很多人将他们睡觉的自拍照发到了社交网络上。

 

作为传播方,我们很愿意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组织与我们合作并参与传播,同时很多人也愿意参与我们的传播活动。这就涉及到一个议题,相关方的洞察、动员和运维。

 

做一个传播活动肯定会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类似于我们做社会企业的时候,也会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我们如何来联动他们做一场有影响力的传播活动呢?我们可以用这张表来把他们列出来,尽可能的找出这些相关方到底都有谁,为什么我们跟他产生联系,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他们中的哪些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与运维的,我们和他们的利益结合点到底是什么,如何进行动员与运维。


 

在做公益传播、做社会企业传播的时候,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我们在做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人们不来转发,帮忙传播扩散?有这样的想法往往就没有以传播对象为中心,反而有些就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反映出我们没有考虑受众的需求,没有考虑他们与这个活动的结合点。

 

其实在考虑吸引相关方的时候,最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先把利益相关方都列出来;按照优先级排列找出重点相关方;思考有什么利益结合点;相关方有什么需求,然后再来思考如何跟他们达成合作。

 

我们梳理相关方,不仅仅是为了动员和联动这些相关方来进行传播,同时也便于针对这些不同的相关方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壹基金的案例。

 

壹基金早期的传播策略是怎么样的呢?


 


成立的初期阶段,它需要塑造塑自己的造合法性,需要沟通的对象是政府和专业人士;这时它选择诸如《环球慈善》、《公益时报》这些比较权威的传统媒体,上央视接受采访。而传播的核心信息也突出其规范化的背景,始终会强调挂靠单位中国红十字会,以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名称,强调主管部门,塑造合法形象。同时,壹基金的报道内容都与项目、活动有关,会讲得比较专业和有深度一些,谈到具体的项目及其包含的公益理念。

 

针对公众这样一个沟通对象,壹基金又是如何去做的?

 


首先,因为他们想赢得公众的认可,想跟他们取得联系、建立一种关系,在渠道上就选择一些大众化的市场媒体。而在核心信息的披露方面也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把红十字会拿掉,强调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多讲一些关于自身的成长,在内容方面会突出人物的性格,故事性和受众的情感沟通也会多一些。

 

我们会发现,针对不同相关方完全可以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

 

今天,我们说传播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去关注我们的传播对象,去关注我们的利益相关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组织更好的塑造品牌,实现成功筹款,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推介产品和服务。

 

以人为本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我们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做项目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地为受助人考虑了?

 

我们来看免费午餐的例子,这个项目真正在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解决营养午餐问题。

 

邓飞在采访时就说道,人对孩子都会心生恻隐,我发现了庞大社会躯体上那个灵敏的触点。现在看来,免费午餐是一个比较有社会价值的公益项目。你看,我们一旦真心为这些受助人做事情,真心以这些人为本,真的会有很多人响应和支持我们。

 

其实公益传播是一个充满无数可能性的领域,它不仅是一种手段,也可以用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成立了CM公益传播,去联动传播的相关方,去探索公益传播的可能性,我们也希望最终能够助力公益与社会创新、社会企业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公益的本质,也是社会所有的企业形态应该思考的问题。你想影响谁,在这个点上先去思考问题。找到这个点之后,受众其实可以成为网络中的一个发力点,甚至可能是一个把你的传播网络扩大得更广泛的二次传播的帮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这是「CM公益传播」第278次与你分享-

本文为CM原创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编辑|吴璟 张月慧

排版|张月慧


 

CM公益传播」是全国首家共建共享的社区化公益传播智库平台,连结传播相关方力量,探索公益传播的更多可能性,推动公益传播发展,助力公益与社会创新。

 

网站:cmchuanbo.org

投稿:info@cmchuanbo.org

 

 

- END -

收藏 邀请

已有0条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