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交传播时代,贴近地震现场的同时,真相与谣言此消彼长…...

水也有灵魂 2017-8-11 09:031548 人围观, 发现评论数0个

摘要 :地震不止有朋友圈里触手可及的现场,还有社交传播下真相与谣言的赛跑。

​“XX地震了“XX部队已经火速赶往灾区”......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的速率之快是十年前的我们无法想象的。

 

如今,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成为日常的信息工具和传播工具,这些新兴媒介带来的社会变革习以为常。很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直在发生,灾难信息的传播,正是社交媒体深刻改变的领域之一。

 

如果没有微博微信,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一场灾难到底有多严重。在大多数灾区之外的人眼中,惨烈灾情可能只是一串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字,灾民的命运也不过是一条滚动新闻而已。

 

# 社交媒体改变灾难传播形态

 

社交媒体给了受灾者在主流媒体之外的发声渠道,让那些来自灾难现场的一手情报以最原始、最真实的样子呈现于公众面前。

 

九寨沟地震刚发生后不久,中国地震台网的专业信息发布,还有微博、朋友圈里的文字、图片、小视频等传递的碎片化信息,都在迅速填补着灾情信息真空。

 

对灾区情况实时播报,受灾画面如实呈现,科普九寨沟县所在位置与人口密度,预测受灾严重程度,通报交通阻断,发布应急电话,搭建地震寻人服务平台……这些信息像洪流急剧涌入舆论场中,此前很少有哪场地震,能像这次这么丰富及时且翔实。

 

当人们纷纷转发那些来自灾区的信息时,地震就不再只是一串数字和一条消息了。


 


我们惊喜地发现,网络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灾难信息的传播模式。

 

灾难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不是孤立的,这种改变也让救灾发生改变。在灾情信息匮乏的年代,社会对救灾能起的作用有限,除了捐款,好像就做不了具体的贡献。灾区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为更多有心支援灾区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较专业的社会慈善组织和救援团体,得以通过这些信息开展救援。

 

除了祈福,普通网民也可以通过分享灾区一手材料来表达态度、传播灾情;而那些具有舆论影响力的人,更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号召人们关注灾情,督促官方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一方面,这些改变大大增强了整个社会应对灾难的组织力和动员力,让救灾工作获得了强大的后援支持,也对救灾信息透明化有重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有些不专业的救灾志愿者在灾区帮倒忙,人们转发的信息也很有可能是谣言。

 

# 正确的灾害信息长啥样

 

周晓虹在《传播的畸变》一文中定义说: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流言(gossip)和谣言(rumor)都是社会大众中传播的未被确证的信息。

 

美国学者通过对战时谣言的分析,指出了形成谣言的两个条件——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性,并且,大部分谣言都是集体创作。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灾害信息呢?


 


1 存在的、真实的

 

一个信息如果它反映的事物是真实的,那就经得起无穷无尽的细节的挖掘,因为它是存在的。我们的衡量方法,第一步就是确认这条信息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可追溯的,都是可以找到的。

 

2 及时的

 

另外,这条信息是真实的,并不等于说这条信息是及时的。而及时的特征,就是说这条信息到现在,比如说村子还缺什么东西,这个信息是可以被及时反应出来的。而不是在这个需求已经被解决了之后再把这个信息反馈出来,因为它所描述的那个时间点已经变了。这就是时空的变化性。

 

3 可用的

 

如果一个信息太庞大,太模糊,或者太宽泛,那么对于救援队员来说,他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信息是有用的,对于我们才是真的要的信息。

 

在信息里面,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细节),来源,有效性。


 


通常,最容易被我们丢掉的就是时间信息。它决定了信息是否是及时的,它的有效的时间区间是多少。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西藏的学校学生缺冬衣,这样的信息在网上传播了大概有七八年时间。它为什么会传播七八年呢?因为它没有带时间标记。我们并不知道它是一条七八年的信息。所有第一次看到信息的人都会以为它是昨天发生的。这样的话,这些信息就会无限制地传播。

 

此外,信息要想有用的话,它必须标注地点。没有标注地点的信息,也是没有办法使用的,所以地点也是很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信息需要一个可回溯的途径。也就是说这个信息反映出了这个信息最早发出的源头。我们可以通过跟源头的再次确认,来了解这个事件本身它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还是否存在。

 

# 信息素养是社交时代传播的关键

 

信息素养的培育在灾难传播中尤为重要。对于基本的信息核实,可以减少谣言的传播。


 


首先,我们要去把这个信息回溯到最原始的状态。如果是转发的话,到底是谁发出来的。有的是转发的,没说转发,那也不是第一手,我们一定要找到最初的信息来源。确定信息的可追溯性。

 

第二,我们可以有第三方的一些判断。比方说,我打电话给一个村民,但是村民有可能仍然是夸大情况,这个我们是通过电话单方面无法核实的。我们就可能需要进入到调查现场,用观察的方式,给我们带来另外一个视角的信息。

 

 

政务机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图据微博截图

 

值得一说的是,本次地震发生后,众多媒体及时报道、轮番播发,政府官微实时更新,生产了大量一手的真实信息。这些都缩短了地震发生后的信息真空时间窗口。这种及时的信息更新使得这次谣言的传播土壤很是稀薄,很多谣言出现不久也很快被辟谣信息秒杀

 

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体现了对于灾情的亲历性、通感性。社交媒体对于地震的直播,彻底改变了国人认知地震的方式,那不是远方的、只有伤亡数字的新闻事件,而是基于一张张图片、一个个短视频、一个个震区定位的亲历

 

在这个信息多信道并存的传播时代,灾难传播因社交媒体变得更加鲜活,同时,我们也应更加关注每个个体对于灾难信息的信息素养的提升。

 

综合整理自:

1.灾难传播因社交媒体而改变

http://gongyi.people.com.cn/n1/2016/0729/c151132-28593968.html

2.郝南:如何核实灾害中的传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jE2NzE0Ng==&mid=2650192687&idx=1&sn=5a56188e54ae24688433c53d64d5a026&chksm=f44a68aac33de1bceb36dfc728ea2e33b007f2e1f0eff7e2ae884ccb1be19b875e4639eb7ddd&mpshare=1&scene=1&srcid=0810cq87RLlrp7tuPOpbst8r#rd

3.在后真相时代,九寨沟地震谣言没有跑赢事实 | 新京报快评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MxNjQzMA==&mid=2650658093&idx=1&sn=64bea8c196858e47821e6ab79a0a7d82&chksm=875a9d0cb02d141adbcf46be1a656aca70430437447ca0f18241e54c60af9e516a5bfec167f6&mpshare=1&scene=1&srcid=08092AF2yDpTvF6jwhSKukgV#rd

 

注:上文中对于灾害信息的要素提炼等均来自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实践经验

 

 

这是「CM公益传播」第291次与你分享-

本文为CM原创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CM公益传播」是全国首家共建共享的社区化公益传播智库平台,连结传播相关方力量,探索公益传播的更多可能性,推动公益传播发展,助力公益与社会创新。同时,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我们提供传播课程开发与培训服务,也为公益组织、基金会、企业提供整合营销传播全案服务(策略、策划、创意、内容生产、渠道组合),欢迎洽谈合作。

 

网站:cmchuanbo.org

投稿:info@cmchuanbo.org

 

 

- END -

收藏 邀请

已有0条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