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末到2016年初,经过推荐及自荐,2015南方公益传播奖评选小组选取了在2015年有过传播行动的48个企业公益项目。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根据企业公益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收集了这48个项目在2015年全年通过微博、微信和传统媒体三大渠道所传播的相关舆情的数据,并经过数据的标准化与百分制化处理,再按照指标体系所制定的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每一个项目的传播力综合指数。通过对这48个项目的综合指数进行排名,最终评选出南方公益传播奖·2015十大公益传播案例。其中,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99公益日”项目,以几乎遍及全网的影响力拔得头筹。
从榜单数据可以看出,这十大案例的“2015传播成绩单”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涉及行业广泛,项目类型丰富,频现创新之举。十大案例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汽车、饮料、快餐、健康、金融等行业,特别是腾讯、阿里巴巴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分别占据冠亚军席位,成为最大的赢家。十大案例的项目类型包含筹款捐赠、环境保护、教育助学、运动跑步、营养健康等多个方面,其中腾讯99公益日、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女性梦想秀、增健护航青少年成长计划·无限极快乐足球等项目还纳入了不少当时最为新颖的元素,如众筹、创业、真人秀、足球运动等,颇有新意。
第二,综合表现指数整体不平衡,企业之间、项目之间差异明显,企业公益传播力亟须加强。尽管这十大案例在思路、投入、成果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若论传播能力,从综合表现指数来看,最高分也不过69.01。并且,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综合表现指数相差悬殊。由此可见,企业对于公益传播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策略技巧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微博、微信、传统媒体三大单项表现指数“偏科”严重,企业公益传播需强化“全媒体”“全渠道”意识。例如,尽管腾讯99公益日的综合表现指数首屈一指,但从微博、微信和传统媒体三个单项表现指数来看,99公益日仅仅摘得微博这一个单项的冠军,微信和传统媒体两个单项的第一则分别由麦当劳“为爱麦跑”和福特汽车环保奖分别获得。由此观之,企业公益传播还过于倚重单一渠道,对于“全媒体”“全渠道”传播的意识和能力都亟待加强。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公益传播研究所秘书长周如南副教授认为,一方面企业公益业已成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共识,另一方面企业公益的形式与内容也在快速更新迭代。而从公益传播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企业公益的传播在渠道、内容、形式等方面还有完善空间,背后反映出公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还可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公司占优势 传统企业“拼项目”
此次参评的48个项目中,属于日化美妆行业企业的有10个,食品饮料、金融行业各7个,医药健康、餐饮旅游行业各6个,互联网行业5个,汽车行业4个,地产及家居行业3个,行业分布较为均衡。
然而,从各个行业的项目综合指数平均值来看,悬殊却非常明显。互联网行业携天然的互联网传播基因,以30.14的均值排在榜首;其次是医药健康和食品饮料行业,均值21.13;而项目数量最多的日化美妆行业,项目的综合指数均值却仅有9.75,惨遭“垫底”。不过,日化美妆行业并非没有做出好项目,如玫琳凯的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项目也闯入了总榜前十,可见好项目还需要好传播,否则无异于衣锦夜行,明珠暗投。
周如南评价认为,互联网行业的传播影响力凭借行业特点占据优势在意料之中,而其他各行业公益传播影响力的高低一是与项目设计本身有关,儿童类、助学类、残障关爱类项目具有相对传播优势;二是与企业战略投入和重视程度有关,是否有专业团队运作,足够的资源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传统项目仍吃香跑步项目成“黑马”
从此次参评的企业公益项目类型来看,环境保护类和营养健康类的项目数量最多,各有9个;其次是筹款捐赠类和教育助学类,各有8个;创新类的项目也有6个,而运动跑步类、文化保护类和安全宣教类的参评项目数量则比较少。
不过,从各类项目的综合指数均值来看,运动跑步类项目的数量虽少,但质量却不错,以30.55的均值占领首位,其代表性项目麦当劳“为爱麦跑”也闯入了整个榜单的前十名。筹款捐赠类、教育助学类和营养健康项目的表现也比较抢眼,分别以25.97、18.84和11.84的均值紧随其后。
一般而言,筹款捐赠类、教育助学类和营养健康类项目作为公益慈善领域比较传统和经典的项目类型,素来比较容易得到媒体的关注报道,也比较容易获得大众的理解支持。而运动跑步类项目则可谓是近年来的一群“黑马”,不仅大量出现,而且大受欢迎,究其原因,门槛低、参与感强、兼容度高应该是最重要的几点。
周如南也评价认为,运动跑步类项目和筹款捐赠类项目分值较高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公益传播的特性。这两类都有较强社交属性,往往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公益传播,从而带动话题的二次传播产生裂变效果。
微信崛起传统媒体稳定 微博式微
从参选项目在微博、微信和传统媒体这三大渠道的表现来看,微信的表现指数平均值(28.70)明显高于微博(9.57)和传统媒体(10.94)。这一情形与微信在近年来的强势崛起相呼应,也说明各企业、各项目的微信运营水平已经不低。
而在传统媒体渠道和微博渠道,表现指数非常接近,但传统媒体仍然略胜一筹。这从一个微小的侧面反映出了微博的式微,也说明传统媒体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体系完备的新闻生产体系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当然,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仅仅用微博、微信和传统媒体这三者已经无法完整地反映出整个“全媒体”系统,这也是这次企业公益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网络视频、朋友圈、新闻客户端等新兴传播渠道的影响力日益壮大,与之相对应的数据收集技术也日益提升,我们对企业公益传播力的评价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