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20 国际难民日 「 演 讲 」 语言再现画面,想象与同情并存 或许你同我一样,关注难民议题是从2015年那张“最揪心画面”难民照片的曝光开始。事实上,也是在那一年,难民的故事从“别人家的不幸”开始向“我的故事”转变。 在无数的讲述难民现状的演讲中,演讲者开始从用数据展现事态的严重性,到只呈现个别人的故事,以期待给观众一些鲜活的画面;故事的讲述也从第三人称的叙述,变换为第一人称讲述。
这些,都是为了拉近观众与难民的距离。毕竟,同情心不仅仅始于知晓对方的不幸与悲惨,更多的是从想到“我们是同类”“我可能也是他\她”开始的。 ▼
2015年TED大会上,Melissa Fleming讲述了载着500名难民的沉船上两个难民的故事,整场演讲围绕主人公Doaa的经历展开,却让每个听众都身临其境地化身为了这位幸存下来的小姑娘,仿佛我们就是那个怕水、不会游泳的小女孩儿,是那个看着自己的男友沉入大海的姑娘,也是那个最终救了另外一个小生命Masa的人。
在观众还沉浸在这故事的跌宕起伏中时,Melissa在这样几个问题里结束了演讲: So on behalf of
little Masa and on behalf of Doaa and of Bassem and of those 500 people who
drowned with them, can we make sure that they did not die in vain? Could we be
inspired by what happened, and take a stand for a world in which every life
matters? 那么代表小Masa,代表Doaa 和Bassem,以及那500条一同淹死的生命,我想问问大家:我们可以确保他们没有白白牺牲吗? 我们在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并在一个每个生命都很重要的世界里,选好我们的立场了吗? 视频链接: The story of two survivors》
「 图片故事 」 让你动容的,是不曾注意的细节 如果让你来跟拍难民,你会对准什么按下快门呢?是用静态的人物肖像,表达动荡带来的沧桑,还是去捕捉孩子无邪的笑容,与现实环境形成刺眼戳心的反差?
photo by Mathieu Willcocks, 2016
photo by Dario Mitidieri,2015 又或者是,捕捉他们漂洋过海的艰辛,以及终于登陆的喜悦? photo by 陈荣辉,2016 这些照片当然各有动人之处,但摄影师Marko Risović却选择了独辟蹊径,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难民的鞋。 “每个细节都可以告诉我们太多的信息,当时的环境、人物感情信息等”,Marko用这句话来诠释这个大议题下的小细节。
photo byMarko Risović,来源CNN 静态纪实画面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做到真实的呈现,却也因为这个属性,而少了想象的空间。Marko的聪明之处不仅在于捕捉细节,更在于选了鞋作为纪录对象。 照片纪录的不过是某一时刻乃至某一个瞬间的状态,而鞋的特殊性在于其本身记录了线性的多个时刻。鞋的干净与否、整齐或凌乱、完整或破损等,恰恰是每一步的积累。因此,通过这些不同的鞋,我们能感受到天气的好坏、路面的状态、鞋的使用时长等,更重要的是它讲述了被拍摄那一刻之前主人走过的路。 ▼
无论是语言的力量还是镜头的捕捉,对于难民的呈现旨在唤起我们的同情心。因为同情其遭遇而落泪,因为同情其不易而帮助。同情心的唤起,在于呈现“惨”与“不幸”。但同情心的本质“我是幸,你是不幸,我同情你”的逻辑,这之中“你与我”之间有着必然也必要存在的距离。没有这样的距离和处境的差异,便没有同情可言。 那么,除了同情心,我们还可以唤起什么?
「 V R 」 “消灭”距离,身临其境 2016年联合国组织的“世界人道主义峰会”上运用VR技术拍摄的难民纪录片打开了难民问题新的传播思路。
利用VR技术拍摄影片,旨在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种“跳入”环境中,完全以“我”的视角去体验难民经历的困难和面临的危险,打破了语言和平面画面呈现的局限性。 如果我们能在VR体验中感受到飙赛车的刺激、闯关的惊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借此去体验不幸者的喜怒哀乐以及无奈呢? 这种体验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我和你”的距离,让我将同情心转化为同理心,站在同样“经历者”“受害者”的角度,最终践行“帮助你其实是在帮助我自己”的理念。 语言和图片故事,更像是认知心理学里讲的“改变认知,从而改变行为”的实践;那么VR的真实体现,大抵有行为的改变亦可以促进认知观念的改变的意味。
「 从同情心到同理心 」 我们在唤起什么 从同情心的唤起到同理心的唤醒,这是一个传播角度的转变。
这意味着,传播人,尤其是公益组织,在面对弱势群体的议题时,要认真地思考: 1)传播的理念是什么? 2)希望受众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改变? 3)希望受众关注弱势/少数群体的哪些方面? 4)需搭配何种传播方式和渠道来实现上述目的? 无论是同情心的呼唤还是同理心的体验,在这场最终要落实到改变现状的严肃议题上,并没有等级的高下之分。
找到适合的传播手段,更新自己的传播思路和视角,才是传播者和组织要思考的问题。
-这是「CM公益传播」第274次与你分享- 本文为CM原创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作者 | 刘杨 编辑 | 商娜 审核 | 诸在飞 排版 | 商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