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为王的时代 NGO与企业的关系 是怎样的存在?
▼ 你看中我的群众基础,我看到你的资源雄厚 你看中我的专业热忱,我看到你的高效果敢 都有触碰的欲望,也有意淫的火花 可是为何NGO在外围打转, 企业也在左顾右盼
似乎有期待的合作成效, 也有显见的磕磕绊绊
▼ 那么这关系究竟是一层待戳破的窗户纸, 还是待建桥修路的隔海翘盼? CM菌告诉你, 没那么容易, 也不见得遥远, 这可以是场通关打怪的游戏
▼ 价值观,沟通机制,合作管理,风险防范…… Get到技能要点,守住初心,终会在顶峰相见相欢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把企业和NGO拉到同一个对话框,并且强调了企业参与。 无论是公益发展,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升级,NGO与企业的关系管理对双方来讲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能力板块。 要知道「企业-NGO伙伴关系」可是属于四大跨领域合作方式的重点之一(其他三种方式是:企业和政府机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区域合作关系)。然而,这些合作关系如何更好地达成并没有被很好地了解。 早些年,NGO和企业间的关系还仅仅只是互相抵制,企业也认为NGO仅仅是几个字母而已。但随着NGO自身合作需求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政府层面的配给不足,NGO需要寻求更多元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企业作为社会第二大主体,顺理成章地成为NGO的开源目标。 那么,企业与NGO合作的需求有哪些呢? 1. 社会责任创新实践 2. 可持续发展需要专业的伙伴 3. 内部创新驱动 4. 市场策略转型 基于以上几个需求,企业和NGO之间合作的例子有很多,在国外有—— ▌可口可乐公司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以保护世界上最重要的七大淡水河盆地; ▌金吉达(美国知名国际果蔬出口公司)和雨林联盟(Rainforest Alliance)合作,用更环保的方式来种植香蕉; ▌麦当劳和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合作,来减少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在国内,公益组织与企业沟通、合作方面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企业与公益组织的合作方式,远远不再是一个民间组织在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试图寻求企业接济。例如—— ▌小小鸟热线的实践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劳工组织的合作关系,还是一种共同参与探索保障劳工权利、增加社会稳定系数的努力; ▌联想公益创投项目所展示的思路,超过了一些老牌跨国企业,敏锐捕捉了行业发展的脉搏,借助新媒体,支持行业发展 ; ▌招商局及其基金会,将政府的扶贫思路与公益组织的参与式方法做了有效结合; ▌上海CSR经理群帮助女性抗艾网络的一系列活动,体现出企业 CSR 群体为公益组织搭建筹资和能力建设平台的未来可能性。 选角选装备 从国内外实践可以看到,企业与NGO之间的合作关系呈现出多样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关系的发展将随着企业各个阶段不同的CSR动机而变化。 ➤ 在慈善阶段,企业把NGO作为慈善捐赠的接受者,双方之间的互动可能是非常少的。 ➤ 发展到交易阶段,企业开始以资源交换的方式增强与NGO之间的互动强度,如项目资助。在此基础上,一部分合作可能会一直延续到连续的协作整合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和NGO的主要代表人物、工作人员和活动开始融为一体,互动更加密切,也具备了更多可能性,这取决于NGO介入的CSR发展进程和合作伙伴的参与水平。 ➤ 进入协作整合阶段,企业与NGO还可以有怎样的角色定位呢? 1. 品牌沟通与互联 NGO具有地域性、领域性的影响力,企业想要展现其在社会或环境方面的承诺和责任,会寻求与NGO的品牌联动。像WWF就联合它的熊猫logo和品牌项目建立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联合品牌计划,许多公司和WWF都有品牌联合。比如,国外某品牌推出了雪豹款保温杯、各商家充分与地球一小时联动等等。 企业与NGO的品牌联合能够丰富企业的责任形象和社会及环境方面的影响力,从而增强消费者对他们品牌或产品的忠诚和信任。 当然,NGO选择与企业品牌联合的前提是他们的产品必须符合环境和社会标准,需要充分的调研,即使是中小型NGO在区域范围或服务领域产生影响力后,也可以通过品牌合作或项目合作达成这种联动。 例如,香港的永旺超市每月11日都会推出小黄票活动,展示永旺关注周边社区的公益项目,带动消费者参与支持,并作出物质捐款承诺。 2. 建立伙伴共创关系 除了品牌联动,公司的第二个选择是与NGO建立深度伙伴关系,共同制定行为准则或特定标准,开发社会管理或环境管理模式。这种类型的合作意味着三个步骤的建设: ➤ a. 建立标准或“认可”; ➤ b. 建立独立执行或认证的评价机制; ➤ c. 通过权威机构或权威第三方来认可控制的一方。 ▌2013至今恩派与汇丰银行的社区伙伴计划,旨在推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并且积极探索企业志愿者参与社区发展的模式。 ▌2003年雀巢咖啡联合它的奈斯派索咖啡品牌与NGO雨林联盟合作,推出AAA Sustainable Quality™ Program。该项目强调对质量、可持续性、生产率的关注,投资于咖啡种植地农民社区和生态保护。2015年底,AAA项目数惠及超过12个国家70000位咖啡种植农民。 这样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商业发展需求与NGO专业优势发挥的结合,通过市场效应推动商业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双赢。 通关三级跳 无论是品牌联动还是合作共创,NGO和企业除了做好彼此的角色定位和价值沟通,还要明白合作是一个过程。 牢固而可持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需要经历企三个不同的阶段:形成期、执行期和产出期。每个阶段都有些磨合的痛和痒,双方需要关注到个阶段的任务和痛点,在充分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管理维护技巧。 1.形成期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是要在初期阶段进行自我评估 。也就是说,每一个参与的组织要评估自己的目标和需求,从而明确所需要的技能。第二个是要在组织与组织间、组织内部的层级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 要了解合作伙伴间的期望和需要,建设性的对话沟通必不可少。沟通能帮助伙伴确定具体问题、合作的目标,以及每个合作伙伴各自擅长的领域。
除此之外,有效的对话机制还能增加伙伴间的共识,对要求展开的工作有相同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出伙伴选择。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合作伙伴间得有起码的信任,企业与NGO相互的背景调研和评估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2.执行期 进入执行期,资源依赖对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至关重要,而能力和资源的互补以及对彼此的认可也使伙伴关系更加顺理成章。拿到提案后,双方收集所需的资源来确保合作关系的成功实施。 其次,在时间和资源方面的承诺对称,有利于减少机会主义或自由行为的发生。再者,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的心态需要转变成“创造共同文化”,这也有助于在员工和客服之间建立共同语言。
执行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作伙伴是否有高效的对话,以及他们彼此是否有向彼此学习、给彼此传授经验的意愿。 我们要想让伙伴关系顺利的开展,就要在考虑到各种管理方法和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正式的运营结构、行为规范和彼此间的界限,从而监管彼此的行为。 3.产出期 对企业来说,产出是很容易被评估的:销售影响、目标市场的反应、零售商的回应以及收益成本等。而代表着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无形资产:公众欣赏、信任和信誉等产出结果则很难被量化。 「企业-NGO伙伴关系」则给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新手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它能帮助其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密切关系。成功的合作可以创造溢出效应,可以更有效地为共同利益分配资源。
当然,我们还应该评估伙伴关系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实施这种评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其效果和结果可能会在采取的行动很久以后才会显现,并且很难做到定量评估,所以相互间的信任和长期互动守望很必要。
总结 最后还强调下企业与NGO的伙伴关系有多必要,数据说话最硬气:根据2013年企业 & NGO合作因果晴雨表(C&E Corporate & NGO Partnerships Barometer),有84%的公司和96&的NGO都认同在未来的三年里,企业NGO合作对他们的组织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在国内,无论是来自CSR经理的呼唤,还是NGO的心声,二者的关系建立是必要且紧迫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NGO对话平台、资源匹配平台不断涌现。 跨界就是生产力。 无论是责任主题还是可持续发展主题,「企业-NGO伙伴关系」的建立是整合专业能力和资源、提升效益效率的关键。需要在开放包容沟通的基础上,做好角色定位和评估,并且为可持续的伙伴关系做好计划。 这既不是普通的客户关系管理,也不是供应商管理,企业与NGO的关系建立应该以价值观认同开始,专业性尊重维护,持续沟通,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公益组织与企业有效沟通、合作研究报告》 《corporate giving》 《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orporate NGO partnerships》
-这是「CM公益传播」第251次与你分享- 本文为CM编译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翻译 | 商娜 刘畅 编辑 | 程艳青 高正 审核 | 吴璟 排版|赵如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