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20年的关键词是「普通人帮普通人」。 这种「帮助」,小到“武汉疫情最严重时期,外卖小哥推着摩托车送患者去医院”、大到“国外疫情最严重时期,国内医疗志愿者主动奔赴海外参与抗疫驰援”……普通人帮普通人的力量,无处不在,可跨山河。 还记得曾经刷屏的自闭症儿童的“小朋友画廊”H5吗?还记得吃伟哥的蓝唇女孩吗?还记得山区空巢老人“外婆的礼物”和退役老兵三爷爷的故事吗? 今年的99公益日,有更多感人故事成为了朋友圈里的爆款文章,百度都搜不到的大岔小学里,仅存的3个学生和唯一的老师成为了留守师生,这位孟老师说: “希望陪到这三个孩子都离开,到更大的学校读书” 广州番禺的蓝态爱心环保餐厅—一家专门为60岁以上老人及残障失能人士提供免费午餐的餐厅,50多位丧偶老人们找到了晚年的温馨归宿,一位经历了艰难世事的老人说: “到了七十几岁,才在这家餐厅找到自己的人生” 据说,每5个微信用户中,就有1人能看到这些故事。今年99公益日,腾讯公益联手150家自媒体、超过1000家公众号打造了自媒体合伙人计划。合伙人主动认领了平台上一个公益项目,通过传播公益故事、成立一起捐战队形式,联合粉丝一起为公益项目打call。 99公益日三天,自媒体合伙人公益文章落地阅读量近1000万,互动量近20万。150家自媒体公益战队一起捐总额超过150万元,撬动7.2万人次参与,触达超过3亿用户。
“99公益日”如今已经成为了全民公益日,数据显示,9月7日至9日的三天里,共有5780万人次的网友参与捐款,筹得善款23.2亿元。 六年来,99公益日不断尝试出圈探索,今年的自媒体战队加入无疑带来了一番新的变革。 果壳、GQ实验室、夜听、日食记、kowyourself 、石榴婆报告、馒头说、独立鱼电影、小声比比、格隆汇、花儿街参考、真实故事计划、地球知识局、衣锦夜行的燕公子等等,涉及情感、时尚、知识、财经、政经、美食各个领域的大V们,参与组建了“自媒体合伙人计划”。 他们在腾讯公益平台上认领了专属的公益项目,记录传播这些真实发生的公益故事,并带头捐赠,与粉丝集结成上百只公益战队,还将对公益项目持续跟踪关注。 “荧光小队”、
“果壳公益战队”、“智族GQ战队”、“鹿鸣战队”、
“花参战队”……这是公益与自媒体全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握手”,爱心满满,正能量十足,是一份关于爱、关于公益的诚挚之邀。 “捐上一块钱,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正是呦呦鹿鸣的公益战队的倡导,在自媒体呦呦鹿鸣看来,果断明确参与99公益日自媒体合伙人计划,不在于传播了一个项目,不在于捐多少钱,更在于让更多普通人接触到公益,并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公益,“中国公益界正在废墟之上,太需要这样一把火了。”
实际上,许多我们日常关注的各类自媒体大号们,都曾经尝试或正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而微信打赏一度也让自媒体做公益受到过争议。自媒体合伙人计划的出现更多是在充当“桥梁”,在公益与自媒体之间,也在公益与我们每一个普通读者之间。 这也是一场自媒体和公益机构的双向选择——公益机构和自媒体可以选择符合自身特性的“合伙人”,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自媒体夫妻“石榴婆报告”和“馒头说”表示,他们从两年前就开始为山区孩子捐书,不过,做公益过程中需要找到需要帮助的孩子,再进行筛选、帮扶、执行、反馈,其中漫长的流程和时间花费限制了这对夫妻想要帮助更多孩子的想法。 在今年,这对夫妻和公益机构一起发起了“满天星公益图书馆项目”的子项目“汤圆读书会”,带头捐了25万,帮助乡村孩子读上书。 对于众多有公益热忱的自媒体作者而言,即使不能发起公益项目,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文章的传播和正规公益组织对接,为他们打开了新的一扇窗。 在实操中,大部分自媒体对项目筛选非常仔细,其中某自媒体甚至换了8次才选到心仪得项目,出于对读者高度负责,很多大号都选择了电话或者实地探访的方式,一一甄别机构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地还原项目真实情况。 自媒体大号与公益项目的1V1认领模式,将传统的一次性内容传播突破为长期跟进模式,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监督公益机构做到账目公开透明、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 兽楼处文章《太阳照在大岔山上》在9月8日许多人的朋友圈被刷屏。该公号的内容团队基本是社会调查记者出身,一直以来热心公益。这次的公益项目报道中,文章作者亲自去探访留守儿童,跟当地的机构和团委人员交流,尽可能去还原项目真实情况。 作为自媒体大V,这些文字工作者深知,在中国做公益很难,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有实力的公益机构进行合作,推动机构变得更透明,接受更多公众的监督,则是贡献了一份力量。 呦呦鹿鸣公众号于9月7日发布了一篇名为《一个孩子,要走多远,才能走出大山》的“特殊”文章,经过与公益机构工作人员和项目义工的深入沟通、了解捐赠款项用途后,文章作者用严谨又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群青海科巴村孩子和志愿者的故事。短短时间内,鹿鸣战队参与捐款人数就超过了2700多人,后台留言者中,既有大学生、医生,也有许多退休教师,通过这篇文章,不仅仅“募集”了非常多的公益善款,许多人也因此关注到科巴的现状,希望能够身体力行,前去当地做支教。 秉着负责、务实的精神,呦呦鹿鸣的负责人对所有公益意愿的信息将一一整理回复,并对接公益组织。他表示,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向大众汇报项目资金去向,并强调平台的透明性追求。 通过真实故事计划的《独居老人想吃上一口热饭》文章,看到蓝态基金会给独居老人创办爱心环保餐厅的故事后,有读者后台留言想做义工,也有人想要在其他地方开办同样的爱心敬老餐厅…… 在大量自媒体文章发布后,超过十余万读者后台留言或点赞,许多自媒体作者收到了读者要捐物或前往项目所在地探访的信息,还有人在留言区写下了自己的经历;也有一些读者私信交流,咨询更多的项目信息,全民公益,KOL的参与与监督,让更多的爱心建立在信任之上。
走过第6年,99公益日一次次出圈,公益的小红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 99公益日已经演化出多元化的C端触达方式提高拉捐效率,与此同时,腾讯也在通过现有技术、调整规则打造一个完善的公益平台。 一方面,经历了郭美美和武汉红会事件,中国网民对于公益行业的信任度遭受冲击,平台需要思考如何“倒逼”公益机构尽快提升信息披露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更多爱心人士投入到公益中来,不能因为“一叶障目”影响行业的改革和进步。 “99公益日自媒体合伙人计划”恰恰给出了一个“解题”思路:很多自媒体有公益热忱但却没有专业能力,他们和机构的强强合作可以碰撞出火花,另一方面自媒体需要对读者的捐款负责,会激发他们进行探访、报道、及长期反馈的行为,从而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监督公益机构做到账目公开透明、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 那些原本“沉默”在互联网海洋里,只是关心优质内容的网友,首次通过自己喜爱的公众号里走出公益的第一步。 事实证明,意见领袖文字的力量,可以让公益信息的螺旋持续向上,不少对传统公益失去信任的捐赠人、因公益而走出大山的受捐者、曾经支援过项目的志愿者……原先统一的“读者”角色身上都带有与公益标签,在留言区写下了自己的经历,自发加入了项目传播的阵营中。 科技理性,公益却有温度。 正如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在2020年“99公益日启动仪式”开幕致辞中所言,如今“99公益日”的筹款额早已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指标,每次“99公益日”所传达的社会正能量,能带动多少人的慈善认同以及对更长一段时间对社会良善的推动力,才是我们一直不断追求和看重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