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双11就要来了,这些善因营销的雷区你踩了吗?

水也有灵魂 2017-11-2 10:051601 人围观, 发现评论数0个 原作者: 岩松

摘要 :这些坑千万别踩!

双11将近,很多公益组织和企业都跃跃欲试,准备开展各种善因营销,提升影响、开拓市场。


善因营销虽然可以撬动社会资源支持公益事业,但是并非所有企业“捐出所售商品的一定利润”都会获得赞许,而公益组织也不见得在这类营销活动中都能名利兼收。价值观和细节设计偏差会引发质疑,从而导致项目搁浅。

 

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怎样规避善因营销中的种种风险?我们通过国内外的几个案例来剖析其中的奥义。


2017年已是帮宝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第12个年头。截至2015年9月,“1帮1贫困儿童疫苗关爱计划(一包帮宝适=一只疫苗,one pack=one vaccine)”捐赠超过3亿支疫苗,帮助UNICEF挽救了约50万新生儿的生命,使1亿妇女及其新生儿免于罹患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


帮宝适的母婴消费群体与UNICEF的潜在捐赠人群有高度的对应性,也更容易激发对受益群体的共情。这是善因营销取得共赢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选择价值观一致的合作伙伴


此类经典案例不在少数,通过善因营销增加已有商品的重复购买率,扩大消费者类别,或者为新商品开拓市场,是“你买我赠/捐”这类善因营销常见的一个目的。


然而,并不见得所有企业愿意捐出所售商品的部分利润,就会获得好评,而公益组织也不一定在这类营销中都能名利兼收。因为价值观冲突而失败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百盛旗下的KFC曾与一家名为Susan G.Komen的乳腺癌研究基金会合作。KFC承诺每售出一个KFC全家桶,就向该机构捐赠0.5美元。然而,一个KFC桶含有160克脂肪,2400卡路里的热量。KFC和Komen通过推广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来为乳腺癌研究筹款,这怎么看都有些讽刺。所以,这一合作很快便分道扬镳也不足为奇。



KFC不是第一次犯这种错误。2011年,他们曾和一家名为JDRF的青少年糖尿病研究机构合作。顾客每购买一杯可乐,所售的2.99美元其中的1美元就会捐给JDRF。这么一大杯可乐包括几百卡路里的热量,相当于30多勺糖。



媒体建议,KFC与JDRF的合作应改为,顾客放弃购买可乐,改为购买一瓶矿泉水,KFC就向JDRF捐赠1美元。但这一改良方案,显然会有损KFC的利益。


当我们发现企业利益和公益组织的使命难以两全时,那么双方并不适合采取“你买我赠/捐”的合作模式。因为,相似的价值观是善因营销成功的关键。


魔鬼藏在细节里


沃尔玛曾经因为项目细节设计偏差而受到质疑。2013年,美国俄亥俄州的沃尔玛超市曾举行过一次员工食品募捐活动(Wal-Mart’s employee food drive),为当地贫困居民分发食物,其中部分受益人是沃尔玛自己的员工。


有媒体指出“沃尔玛没有为员工提供最起码的温饱薪水”,并且号召自己低收入的员工向其他低收入的人群捐食物,同时引发了全美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讨论。尽管沃尔玛表示会认真回应薪酬问题,坚持此次活动对于社区营造,公众参与公益上仍有积极意义。


然而,不论此次活动是否真如沃尔玛所声称“是一场积极的公益活动”,但是在善因营销项目设计上,应反复斟酌各种细节,规避可能带来的争议或风险。

 

捐赠不是营销噱头


沃尔玛不是唯一在善因营销中被质疑的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在1999年一笔7500万美元的捐赠,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捐赠动机的怀疑。事实上,该公司前后花费了近1亿美元宣传其捐赠7500万美元的“事迹”。


企业用在宣传自己的善行善举以及吸引消费者关注上的花费,比他们实际投入公益的钱还要多。很容易让公众怀疑其捐赠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善因影响的最重要因素,公众对于“伪善”的反感度无需赘言。如果公众认为企业并不是真的关心公益组织的善因,那么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向国内,虽然善因营销起源于西方,但是中国公益组织也不乏成功案例。


中国扶贫基金会与百胜集团合作8年多,将包括KFC和必胜客、东方既白在内的全国6000余家餐厅转化为筹款渠道,每当顾客进店消费,店员就会向顾客劝募“捐一元”。在餐厅里开展与营养健康和扶贫类有关项目的劝募,具有得天独厚的场景感,而小额捐赠,便利的方式也增加了公众参与的可能。据统计,8年来,累计9000万人次的消费者捐赠了1.3亿元,为18.6万人次的贫困山区小学生提供了近3000万份“牛奶+鸡蛋”的营养餐,还为600余所学校捐赠了爱心厨房,累计近40万人次的小学生从项目中受益。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捐赠总规模达到1108亿,其中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捐赠增长较快,这也为公益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


开展善因营销,可以帮助公益组织连接资源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公益事业。对于企业来说,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商誉和口碑,开拓新的市场资源。


这需要公益组织与企业在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下,共同匹配资源,注重细节设计,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统一传播口径,才能躲开雷区,实现共赢、多赢。



这是「CM公益传播」第320次与你分享-

本文为CM原创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作者 | 瑞森德社会组织发展中心  岩松

排版 | 吴璟 


「CM公益传播」是全国首家共建共享的社区化公益传播智库平台,连结传播相关方力量,探索公益传播的更多可能性,推动公益传播发展,助力公益与社会创新。同时,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我们提供传播课程开发与培训服务,也为公益组织、基金会、企业提供整合营销传播全案服务(策略、策划、创意、内容生产、渠道组合),欢迎洽谈合作。


网站:cmchuanbo.org

投稿:info@cmchuanbo.org


- END -


收藏 邀请

已有0条评论

返回顶部